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3篇
  免费   1719篇
  国内免费   1971篇
航空   6923篇
航天技术   1598篇
综合类   1371篇
航天   20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483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521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697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海  王伟  范磊 《航空学报》2020,41(7):623540-623540
针对云制造环境下机床装备资源具有数量大、异质异构、服务制约因素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准则决策的机床装备资源选择方法。首先,利用本体论对机床装备资源建模,将物理资源虚拟化封装,实现虚拟资源与物理资源的逻辑映射。进一步地,使用语言变量量化决策者评估信息,采用模糊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FDEMATEL)和熵值法(EW)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引入模糊VIKOR(FVIKOR)多属性决策方法对机床装备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建立FDEMATEL-EW-FVIKOR的多准则混合决策模型。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生产制造企业,实验对比决策结果验证了多准则混合决策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联邦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学习框架,它允许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共享训练数据而不会泄露其数据隐私。但是这种新颖的学习机制仍然可能受到来自各种攻击者的前所未有的安全和隐私威胁。本文主要探讨联邦学习在安全和隐私方面面临的挑战。首先,本文介绍了联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威胁模型,有助于理解其面临的攻击。其次,本文总结了由内部恶意实体发起的3种攻击类型,同时分析了联邦学习体系结构的安全漏洞和隐私漏洞。然后从差分隐私、同态密码系统和安全多方聚合等方面研究了目前最先进的防御方案。最后通过对这些解决方案的总结和比较,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刘绍然  李一帆  张文睿  陶家生 《宇航学报》2018,39(11):1221-1227
对激光通信终端在轨瞬态温度变化开展了仿真,以期研究在轨机动的影响、热分析和热试验时机动模式的简化模拟。通过合理地分析与简化,建立终端的轨道热分析模型,准确模拟在轨机动,根据典型机动模式、外热流和涂层退化等因素设计了计算工况,得出了终端在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场随时间和姿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机动模式下的温度变化存在差异,最大可达23.0℃,采用固定姿态或一维转动的简化热分析或热试验不能准确模拟实际飞行温度,甚至不能部分替代二维转动热分析或热试验;光学天线和反射镜的温度控制是制约终端工作的瓶颈,为终端设计合适的避光机动策略,可大幅度提高温度稳定度和均匀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光机电设备在轨机动策略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根据发动机试车台矢量推力现场动态校准需求,通过系统化论证,针对试车台的技术要求及校准需求,解决发动机试车台现场实际使用和实验室校准条件不同造成的附加测量误差、试验台推力无法整体校准等问题。文中提出了利用摆锤式动态力加载装置实现标准矢量力加载的方案,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利用现有的设备研究验证校准方案,通过试验和分析给出了校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该方案动态性能优异,响应迅速,动态校准不确定度为2.2%,能满足高空发动机试车台矢量推力测试的需求,为后续进一步准确测试矢量推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Three-dimensional (3-D) electron density matrices, computed in the Mediterranean area by the IRI climatological model and IRIEup and ISP nowcasting models, during some intense and severe geomagnetic-ionospheric storms, were ingested by the ray tracing software tool IONORT, to synthesize quasi-vertical ionograms. IRIEup model was run in different operational modes: (1) assimilating validated autoscaled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s only from a limited area which, in our case, is the Mediterranean sector (IRIEup_re(V) mode); (2) assimilating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s from a larger region including several stations spread across Europe: (a) without taking care of validating the autoscaled data in the assimilation process (IRIEup(NV)); (b) validating carefully the autoscaled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s before their assimilation (IRIEup(V)).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comparing IRI, IRIEup_re(V), ISP, IRIEup(NV), and IRIEup(V) foF2 synthesized values, with corresponding foF2 measurements autoscaled by ARTIST, and then validated, at the truth sites of Roquetes (40.80°N, 0.50°E, Spain), San Vito (40.60°N, 17.80°E, Italy), Athens (38.00°N, 23.50°E, Greece), and Nicosia, (35.03°N, 33.16°E, Cyprus). The outcomes demonstrate that: (1) IRIEup_re(V), performs better than ISP in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around Roquetes); (2) ISP performs slightly better than IRIEup_re(V) in the central part of Mediterranean (around Athens and San Vito); (3) ISP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IRIEup_re(V) one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around Nicosia); (4) IRIEup(NV) performance is worse than the IRIEup(V) one; (5) in the central Mediterranean area, IRIEup(V)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IRIEup_re(V) one, and it is practically the same for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sectors.Concern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nowcasting models proved to be considerably more reliable than the climatological IRI model to represent the ionosphere behaviour during geomagnetic-ionospheric storm conditions; ISP and IRIEup(V) provided the best performance, but neither of them has clearly prevailed over the other one.  相似文献   
46.
相较于传统大卫星,微小卫星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然而,受功率和质量负载的限制,微小卫星一般不装备推进系统,其航线也局限于近地轨道。为扩展微小卫星的功能,满足日益复杂的任务需求,需给其配备合适的微推进系统。固体推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但无法重复启动。为得到可重复启动的固体微推进系统,设计了一种非自持燃烧的光敏推进剂,采用激光控制其燃烧。在背压为大气压的环境下,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燃烧过程并记录燃速。之后,对光敏推进剂的激光烧蚀过程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可控制光敏推进剂的燃烧,燃速与激光强度成线性关系;该光敏推进剂的最小激光点火强度为0.28 W/mm~2;燃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10%以内,证明该数学模型具备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建立了含初始矩形损伤的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气动热分析的CFD数值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损伤区域侧壁出现了很高的热流密度峰值,并且迎风面侧壁峰值高于背风面,而损伤区域底部热流密度却很低。利用分析获得的热流密度建立了含损伤和无损伤TPS的有限元传热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损伤的存在导致防热瓦最高温度急剧上升,超过其材料能承受的极限温度(1 500℃),防热瓦首先失效,而损伤对机体最高温度影响较小。最后进行了TPS损伤容限分析,在防热瓦极限温度约束下,外部热流密度最大值从100kW/m2增加到140kW/m2,矩形损伤宽度最大容许值从22.7mm减小到12.6mm,而弧形损伤宽度最大容许值从34.6mm减小到25.1mm,即随着外部热流密度最大值增加,损伤宽度的最大容许值降低,并且相同外部热流密度水平下弧形损伤宽度的最大容许值大于矩形损伤。  相似文献   
48.
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站舱内服务机器人视觉跟踪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升舱内跟随服务机器人的任务辅助能力,解决机器人对航天员的视觉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概率模型的人体视觉跟踪算法。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对穿着多样、姿态任意人体的稳定检测。结合人体检测结果,设计了运动预测概率模型,实现了对指定人员准确、连续的跟踪。算法对包含大多数航天员活动的多个数据集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跟踪算法实现了对穿着多样、姿态任意人体的稳定跟踪,并有效避免了由于穿着相似、遮挡可能造成的误跟踪问题。该算法为空间站舱内跟随服务机器人对航天员的视觉跟踪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算法基于融合的RGB-D图像,工程上易于构建和实现,也可拓展到其他跟随服务机器人视觉跟踪任务中。  相似文献   
49.
月面特性的模拟是月面软着陆验证试验的重要设计因素。文章结合探测器的设计状态和试验需求,论述了月面特性模拟的具体要求;基于月面地形统计分布规律,实现了月面原始形貌的模拟;通过高程剔除设计和模块化组合设计,实现了对多种典型月貌的快速模拟;最后通过月表反射特性的模拟,全面满足了试验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文中所述的模拟方法可为我国后续行星表面探测器及着陆技术的验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文章为解决航天器AIT过程中数据集成度低、数据应用不佳等问题,从数据模型构建、数据集成等方向出发,分析了AIT过程数据在产品结构、时间周期、阶段型号3个维度的演变过程,构建了多维数据模型,并开发基于产品结构的多维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产品结构为核心,对AIT过程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定义不同系统间、不同维度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AIT过程全数据的结构化整合,在此基础上生成了AIT过程数据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